试论成都地区艺术创意市集的文化基因、当代发展与空间分布
Main Article Content
摘要
成都地区的传统市集深植农耕文明,历经“草市—复合空间—专业化定型”的演变,形成兼具交易、社交与节庆功能的市井文化底蕴,为产生艺术创意市集的现代转型提供历史土壤。政策驱动下,成都依托休闲文化基因,通过工业遗址再生、社区活化等空间实践,将西方“跳蚤市场”进行本土化的当代转译,更加注重创意和设计感强的产品展示与交流,强调艺术性和创新性。以“文化地标核心区”“公园生态休闲带”“社区文创节点”为三级空间载体,实现传统市井精神与现代创意经济的空间融合,彰显地域文化再生逻辑。
Article Details

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4.0 国际许可协议授权。
参考文献
[1] 黄寿祺,張善文. 周易譯注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16:507。
[2] 王炎,王文才. 蜀志类纂考释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21:352。
[3] 陈世松.宋代成都游乐之风的历史考察[J].四川文物,1998,(03):37-43.
[4] 周宝珠.试论草市在宋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[J].史学月刊,1998,(02):80-88.
[5] 冯兵.草市:隋唐五代乡村市镇化的历史典型[J].深圳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4,(05):146-152.
[6] 魏华仙.宋代官府力量与成都节日市场[J].四川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(01):159-168.
[7] 苏辙. 栾城集[M]. 曾枣庄,马德富,点校. 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7:22。
[8] 陈剑.水井街酒坊遗址与明清成都城市酒业[J].中华文化论坛,2002,(03):134.
[9] 熊鹰,李月,唐菱.浅谈成都市商业空间的演变[J].四川建筑,2024,(02):40-42+45.
[10] 蔡荣生,王勇.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研究[J].中国软科学,2009,(08):77-84.
[11] 成都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成都市市级文创产业园区名单[EB/OL].(2022-07-06)(2025-08-20). https://www.chenghua.gov.cn/chqrmzf/c172033/2024-01/25/content_5d8b63f391cd401ea0864bab45cec844.shtml
[12] 吴雅婷.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[D].四川省社会科学院,2020.
[13] 何佳.试论成都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意义[J].天府新论,2006,(S2):171-173.
[14]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《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[EB/OL]. (2024-12-02)(2025-08-20). https://mpnr.chengdu.gov.cn/ghhzrzyj/ztgh/2024-12/02/content_904b2d22ae354bb3872ca524ceb272d6.shtml
[15] 蓝意颖,史先哲,张家月,等.从城市化到士绅化:回顾成都玉林四十年更新历程[J].大众文艺,2023,(05):211-213.